首页 > 游戏攻略 >

坦克突击 突击坦**版

发布时间:2024-09-14 20:32:00来源:网络转载

恩斯特·福克汉,1898年4月11日出生于莱茵河畔的邦尼姆(Bornheim)。

一战生涯

1914年,福克汉应征入伍,加入第52步兵团。1916年,他转隶至第66机枪大队服役,担任中尉连长。次年,德国组建坦克部队,福克汉加入了坦克突击大队(Sturm-Panzerkraftwagen-Abteilung 1),担任560号坦克(绰号老弗里茨)车长。

在1918年3月的米夏埃尔行动中,福克汉驾驶着这辆A7V坦克参加了维莱-布勒托讷战役(Villers-Bretonneux,位于亚眠附近),并获得了一枚坦克突击奖章(由于一战德军坦克部队参战记录很少,该勋章比较罕见)。

1918年10月11日,就在大战结束前一个月,福克汉的坦克在康布雷附近被协约国部队的炮火击中履带而抛锚。在指挥乘员撤离时,福克汉被炸成重伤,部下将他救回了己方阵地。

福克汉的560号A7V坦克

魏玛国防军时期

一战结束后,福克汉带着一身伤病回到军队。虽然获得了铁十字勋章、二级铁十字勋章、坦克突击奖章以及银质战伤纪念章,但是面对的却是战败以及军队被迫裁减的命运。

幸亏有坦克部队的服役经历,福克汉得以加入魏玛国防军旗下的摩托化运输部队(Kraftfahrtruppe)继续服役。该部队名义上是运输部队,实际上是国防军之父塞克特(Seeckt)将军为将来重建摩托化作战部队而设置的秘密部队。正是在这里,福克汉开始了他对未来装甲战以及摩托化部队运用的战术理论研究。

装甲战理论著作

1923年,福克汉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世界大战中的坦克》(Die deutschen Kampfwagen im Weltkriege)。在书中,福克汉较为详细地回顾了德军坦克部队在一战中的参战历程,并结合自己的参战经历提出了自己对坦克这一新兴武器的看法。

他认为坦克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武器系统,足以满足不同的作战需求和战斗目标,而这些在过去需要多兵种协作才能完成。而坦克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着重于速度、可靠性和续航距离。不同于欧洲当时主流的、强调坦克速度和机动性的观点,福克汉认为拥有强大火力的中型坦克才是未来坦克作战的核心。

《世界大战中的坦克》出版后,在国防军内外受了好评,也激发了福克汉继续研究这一领域的信心。国防军半月刊物《军事周刊》(MilitrWochenblatt)的主编康斯坦丁·冯·阿尔特罗克将军(Konstantin Von Altrock)开始邀请福克汉在周刊上发表文章。

从1923到1927年,福克汉陆续在《军事周刊》发表了二十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奠定了他在国防军中作为著名装甲战理论家的地位。

与海因茨·古德里安的关系

就在福克汉撰写《世界大战中的坦克》的同时,一位比他年长10岁的国防军参谋军官被调入摩托化运输部队实习。在这里这位军官对摩托化部队的运用以及新兴的坦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向福克汉请教了很多基础性的技术问题。福克汉不知道的是,这个名叫海因茨·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的军官,将会在未来战争中与德国坦克一起大放异彩。

对于这段经历,古德里安在他的回忆录中只是一笔带过,但他也承认福克汉是我们这个小型陆军中,最搜集装甲兵资料的专家。,并且古德里安还提到他把某些资料供给我用,虽然在理论上还是不够,但是却使我获得了一个工作的起点。

遗产

福克汉的装甲战理论对德国未来的坦克作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中型坦克的重视,以及对速度、可靠性和续航距离的强调,都被后来德国装甲军的实践所证明。

福克汉于1987年12月2日去世。虽然他从未指挥过一支坦克部队,但他对装甲战理论的开创性贡献,为他赢得了德国装甲战之父的称号。

本文链接:http://www.liwenfan.com/game/202409/20056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